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家用电器使用细则及规定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用电器使用细则及规定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船用电器和家用电器无直接类比性质。一般船用电器 陆用电器的绝缘性能要好些,耐潮湿。但毕竟属一般工业电器,外观、能耗指标不如家用电器。我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电器,如将家用电器用在船上,由于船上工作环境的额恶劣,可能会造成容易损坏的现象。
朋友,告诉你,380伏的电千万不要直接插家用电器,因为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是使用220伏单相电的,而且一根是火线,一根是零线。而380伏是三相电,任何两根线都是火线,两线之间的电压叫相电压,都是380伏,我们的家用电器是无法使用的。
一般情况下,发电厂输送电使用的是四根线,其中三根是火线,一根是零线,而我们需要的是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,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左右,只要接线正确是完全可以使用的,千万注意不要接成两根火线了,这可以用电笔或者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一下,以保证接线的万无一失。
今天的回答就到这,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。是
一般情况下,入户四平方,插座二点五平方,灯壹点五平方,立式空调四平方专线,挂式空调二点五平方并联线组,速热式热水器四平方专线。
配电箱分线厨房卫生间四平方一组带漏保空开,客厅带一到两个卧室四平方一组,饭厅带一到两个卧室四平方一组,基本上这样就可以啦。
总共分三步:1.计算单个家电工作时的最大电流;2.计算回路内所有家电工作时的总电流;3.根据总电流选择合适的线方。下面我们逐一来看每一步的方法。
一般的家电都会在铭牌上对工作电流进行标注,如果没有标注或者找不到铭牌,也可以自行计算。计算公式为I=P/U(电流=功率÷电压)。电器的功率是已知的,电压也是已知的——220V,因此想要得到电流值,也很轻松。举个例子吧,下图是商家提供的,一台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参数▼
这里面没有热水器的工作电流,但是不要紧,因为我们知道电压和功率(商家给的额定电压参数竟然写错了,正确的格式为220V/50Hz)。根据公式I=P/U可知,这台电热水器的工作电流为3000W/220V≈13.64A。
电热水器的工作电流为13.64A,一般工作电流超过8A的家用电器,我们将它称之为“大功率电器”,需要使用三孔插座和单独回路。那么对于这台电热水器来说,我们只需要知道它自己的工作电流即可。
但是对于大多数使用五孔插座的电器来说,同一个回路内,会有多个电器。此时我们就要计算所有电器的工作电流之和,也就是干路电流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整条内的电线都能够满足要求。
计算方法与上文相同, 每个插座上用什么样的电器, 每个电器的工作电流是多少,加在一起就可以了。
家用一般使用铜电线,在电工圈里有一个估算口诀,但是算起来很麻烦,得到的结果并不准确,在这里就不提它了。家用电线一般只有三种线径——1.5平方毫米;2.5平方毫米;4平方毫米。国标中对这三种线径的载流量都有严格规定(《GB/T 4706.1-2005》):
注意,这里规定的电流是“长期负载电流”,也就是电器持续工作的电流。至于有些电器,比如空调,会在启动时产生较大电流,那部分电流由空调的国标进行管控,我们不需要理会,只要按照电器的工作电流进行选择即可。
三个等级的电线,我们一般会选择大一级的,出于两个方面考虑:1.家用电线需要埋墙,墙内温度高、不通风,会对电线的载流量造成影响;2.国标的规定是允许误差的,比如1.5平方毫米的电线,规定载流量为8~15A,上差和下差差了一倍。既然8A载流量就能通过检测,那我为什么还要做到15A呢?
因此,为了节省成本,会有许多国标下差电线流入市场。这也是同一种线方的电线,不同品牌每盘电线能够差出几百元的主要原因。
谢邀。
这个我确实不知道,就不瞎指点了,毕竟涉及到安全问题,做人要有底线,尊重知识,尊重生命。
不过有一点我还是要提醒你,这种专业性问题最好去咨询相关专业人员,网上有些答案不一定靠谱。比如关于医疗的问题就出了好多事故,造成严重后果。
以上。
安装家用电器需要多大的电线,如何计算出来?
第一种方法,是我们知道家用电器的功率,按照下面步骤计算。计算家用电器需要多大的电线,要根据功率,计算电流,根据计算出来的电流,选择合适的电线:
第二种方法是我们不知道家用电器的功率,如何来选择电线。这个是青蛙常用的方法,也是设计院所用的方法。
首先看青蛙给大家提供一张设计手册上的功率表格
这样,家装电器选择多大电线的问题青蛙就给你解决了!以上都是青蛙手机打字原创,多多关注青蛙,给青蛙点赞评论转发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用电器使用细则及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家用电器使用细则及规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eipu-cn.cn/post/71650.html